精神控制、网暴、性暴力……他们就是这样被压垮的

蒋劲夫和沱沱的家暴事件还没平息,北大情侣的精神控制事件再一次掀起舆论热潮,暴力事件最近每隔几日就上一次热搜,除…

蒋劲夫和沱沱的家暴事件还没平息,北大情侣的精神控制事件再一次掀起舆论热潮,暴力事件最近每隔几日就上一次热搜,除了狰狞的伤疤和令人作呕的行径,我们也看到了精神暴力创下的严重后果。阴霾的笼罩让我们担忧起身体与心理健康受到的潜在威胁。然而,暴力仅仅是“作恶”这么简单吗,以爱为名的家暴、脱缰的校园霸凌、隐形的网暴,这些暴力背后反映了怎样的复杂面?

最亲密的人伤你最深?

看了那么多令人肝疼的家暴新闻,我们不免已经对“世界上每三位女性就有一位遭受过性别暴力”的事实不再陌生。的确,在很多婚姻和恋爱关系中,即使有着独立思想的女性,也难以逃离暴力的怪圈。曾经最爱你的人挥舞起拳头,亲密关系与暴力行径之间的错位让我们产生了巨大的撕裂感。除了身体创伤和难以言说性暴力,研究还发现长期的情感虐待和忽视可以造成同等严重的后果。那么,亲密关系里暴力伤害的根源是什么呢?

精神控制、网暴、性暴力……他们就是这样被压垮的

美国的关系罗兰·米勒和在《亲密关系》一书里揭示了真相,在亲密型的暴力威胁里,施虐者采取的暴力行为其实是为了防止伴侣离开自己的拙劣手段。施暴的倾向并非一日形成,而是早已有隐伏,这些人往往见证了父母之间的暴力冲突。这种暴力与虐待随后还将传递到宠物和孩子身上,久而久之形成了暴力行为的闭环。施暴人往往因为智力、地位、控制资源的无能感,暴力反而成为了权力的一个获取来源。而对于情侣间出现的性暴力,作者则给出了建议:下决心坚定地反抗任何性侵犯的苗头。如果情况恶化,能够预先就断然拒绝不正当性行为的女性,不太可能被动地屈从于男性的侵犯。

“他只是个孩子”

女生合伙掌掴同学、13岁男童性侵并杀害女孩,随着校园欺凌事件层出不穷,当我们看到这种行为发生在与年龄并不相符的脸庞上,会再次产生一种极为不协调的感觉,施害者一次次刷新我们对作恶年龄底线的认知,而父母也对孩子很有可能受到童年创伤提心吊胆。“没有人能在一个理想化的环境中成长——我们甚至不知道理想的成长环境是怎样的。”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巴塞尔·范德考克说。

精神控制、网暴、性暴力……他们就是这样被压垮的

人在孩童时期所受的创伤相比成人阶段确实更加难以愈合。在《身体从未忘记》一书里,巴塞尔·范德考克认为创伤不断迫使我们直面人类的脆弱性、人类对同类之间的残忍,但创伤也揭露了人类非凡的复原能力。那么,如何疗愈创伤呢?他提出了一种“戏剧”的治疗方法。受过创伤的人害怕冲突,但冲突却是戏剧艺术的核心,“创伤是试图忘记,隐藏自身的恐惧、狂怒和无助。戏剧是寻找一种途径,向你的观众传达你最深刻的真实感情。这正是让就需要你克服困难,寻找你内心中的真实,探索和检验你的内在体验。”

每一片雪花都难逃其咎吗?

韩国艺人雪莉抑郁自杀事件,网暴被认为是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,与网友硬刚的热依扎被赞“活得像个人”,我们不得不再次审视网络暴力背后的“雪花论”。明星的举动被拿来当成黑点大肆批判,造谣也全凭几句话。社交媒体时代,群体的情绪很容易被点燃,网友恨不得把键盘敲碎,我们在一次次的网络狂欢中得出结论:“审判他人很容易,认识真相却很难。”真相在信息传播中被忽略,情绪渲染反而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,这正是“后真相”时代的典型特征。

精神控制、网暴、性暴力……他们就是这样被压垮的

全球知名商业咨询专家麦克唐纳在《后真相时代》一书里解释道:“真相并不是单一的事实,它是个多面体,是散落成无数碎片的镜子。所谓的后真相,并不代表没有真相,它只不过意味着人类开始放任自己停留在舒适圈,而不去思考事件的真实性。”他还奉劝人们看到一件事的时候,不要率先攻击,考虑到问题的许多不同方面,均衡地寻找各种不同观点。毕竟,在这个时代,并不缺乏添油加醋的声音,那些向真相竭尽全力的每一次靠近,才显得尤为可贵。

如果你对文中出现的好书感兴趣,请来中读“书单 | 暴力,不止‘作恶’这么简单”。面对无法承受的暴力之殇,让我们一起洞悉复杂人性的灰色切面。

01《亲密关系》

“在你开始亲密交往前,直接、坦率地和伴侣说清楚性界限,这样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危险。沟通不良和误解经常会引起性胁迫,如果提前表明行为的底线,错与对的界限就非常清楚。”

精神控制、网暴、性暴力……他们就是这样被压垮的

02《身体从未忘记》

“经历过创伤之后,人们会变得仅仅通过一种扭曲的、只探测环境是否安全的神经系统来体验世界。波戈斯创造了一个词,来描述这种评估周围环境安全与否的能力,叫作‘神经接收’。当我们帮助那些神经接受能力出了问题的人时,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平复他们的生理反应,这样他们的生存机制就不再会阻碍他们。这意味着要帮助他们合理地回应危机,甚至恢复体验安全放松和真正的人际互惠。”

03《后真相时代》

“我们都在通过不同的视角看待世界,这些视角很大程度上是由我们听到和读到的不同真相塑造而成的。 20世纪伟大的政治新闻记者沃尔特.李普曼写道:我们的看法涉及的空间、时间和事物超出了我们的直接观察范围。因此我们不得不根据其他人的说法和我们的想象将它们拼接在一起。”

04《藏在书包里的玫瑰》

“性成熟不等于感情的成熟。把性置于感情之下,是青春期教育的重要课题,它要求少年们首先是从这一行为中得到有益的感情收获。”

05《父母:挑战》

“在生命最初的几年里,孩子会越来越多地意识到自己的身体功能以及周围的人和物。他在不停地观察、尝试和体验。因此,孩子对父母的了解多过父母对他的了解。通畅孩子管理父母的能力要比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力更强,无怪乎这么多父母在面对孩子时都会感到手足无措了。”

06《猿形毕露》

“首先,每个物种都有自己处理冲突的方式。黑猩猩喜欢正面对峙的程度高于巴诺布猿。不过,这种差异也一样存在于相同的物种当中,例如人类各个社群之间就互有差异,有的文化崇尚暴力,有的崇尚和平。至于人类之所以能够崇尚和平,是因为我们具有灵长类动物普遍拥有的消弭差异的能力。”

07《身份与暴力》

“事实上,全球范围内潜在冲突的一个主要根源就是如下假设,即可以根据宗教或文化对人类进行单一的划分。这种理论上的简化主义往往可不经意的助长实际政治中的暴力。

为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