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4岁少年被围殴致死:暴力的孩子,往往是父母一手栽培出来的

我们要教给孩子自保的方法和勇气,让他拥有不被伤害的气场,我们更要培养孩子不随意伤人的教养。 一个年仅14岁的少…

我们要教给孩子自保的方法和勇气,让他拥有不被伤害的气场,我们更要培养孩子不随意伤人的教养。

一个年仅14岁的少年,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,一个从不欺负他人的孩子,在前几天,永远告别了这个世界。

他的父亲,得知消息后,为了早点见到儿子,生平第一次坐飞机,却连儿子最后一面都没见着。

更残忍的是,他从亲戚嘴里知晓了儿子生前被打后的惨状:

“后脑勺头盖骨被打破,左侧眼角处骨头骨折,背上一根肋骨骨折,下体肿成两个拳头大”。

这一字一句都令人触目惊心,那是多么穷凶极恶、丧心病狂的暴徒才会下的狠手啊!

谁曾想,打人者竟是被害少年的同学,同样也是孩子。

那是有蚀骨之恨,不共戴天之仇,下手才会如此毫不留情!

谁曾想,事情的起因竟然只是因为一副小小的耳机。

我们为死去的少年痛心,他的人生才刚刚开始,就这么猝不及防地结束了。他的父亲曾经嘱咐过他:””看见别人要打你,你就赶紧跑!”

可是,面对打人者,少年既没有还手,也没有跑,生生地失了性命。

我们一遍一遍地告诉自己的孩子:遇到坏人应该怎么办,遇到暴力应该怎么办,可是,很多时候,当暴力从天而降,当孩子势单力薄,他的伤害很难避免。

因此,我觉得,我们要教给孩子自保的方法和勇气,让他拥有不被伤害的气场,我们更要培养孩子不随意伤人的教养。

14岁少年被围殴致死:暴力的孩子,往往是父母一手栽培出来的

这样的父母容易养出暴力的孩子

有暴力倾向的孩子,或多或少与父母本身的性格影响都有密切的关系。一个喜欢用暴力解决问题的孩子,在家也常常受到暴力对待,以至于他更直接的表达方式仅限于此。

美国儿童心理问题咨询师Sean Grover在《暴力的孩子,是父母一手栽培出来的》中提出,有三种父母会养育出”暴力倾向”的孩子。

内疚型父母——他们自己的生活出了问题,比如生病、财务困难、和伴侣离婚等等。他们为此感到内疚,觉得对不起孩子。为了减轻内疚感,他们会给孩子太多自由,各种补偿,毫无限制。

我有一个亲戚,夫妻俩长年在外打工,两个儿子交由爷爷奶奶照顾。

这位亲戚是搞运输的,脾气不好,对旁人甚至是自己的妻子经常大声斥骂,然而他对自己的两个儿子却是疼爱有加。

他的两个儿子不爱学习,总是惹是生非,还会偷家里的生活费去上网、吃喝。当爷爷奶奶把这些情况告诉我这个亲戚时,他不仅没生气,还对儿子说,以后要用钱直接打电话问他要。

两个孩子却父亲的好却并不领情,他们总是埋怨父亲不在家陪在他们,导致他们在学校同学面前抬不起头,这样的话让我的亲戚更加内疚,因此,每次逢年过节回家就对儿子百依百顺,一掷千金。

最后,当学校告之亲戚他的两个儿子打架、逃学时,他教育了几句,便遭到了儿子的激烈对抗,最后离家出走。

当然,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会走到这一步,但是,纵观近几年发生的孩子恶性暴力事件,我们会发现,现在的孩子确实比我们小时候更加不服管教,也更加不懂得尊重他人。

14岁少年被围殴致死:暴力的孩子,往往是父母一手栽培出来的

焦虑型父母——这种父母总是担心很多事情,并且将自己的焦虑不加掩饰的展现出来。他们会对孩子说:”我不相信你。””你做不到。”之类的话,这些话会引发孩子巨大的挫折感,从而引起孩子的愤怒和对父母的怨恨。

2017年3月3日凌晨,河南省濮阳市一个重点高中高二重点班的男生李某,挥刀砍向同宿舍的两名同学,一死,一重伤。

李某从小听话,学习特别好,初中时的成绩特别优秀,数一数二。

案发前,李某考试590分,那个不幸被杀的卢某考出了630的高分。李某回家被家长一顿狠批:人家的孩子,谁谁谁、谁谁谁,个个比你考得好!

李某返校后,3月3日凌晨,他把刀举向同宿舍三名同学。他下手的第一个人,就是分数最高的卢同学。

李某说:”我先杀了同学,再回家杀我妈。”

“别人家的孩子”,很多为人父母的口头禅,激将法的本意是激发儿女学习的斗志,似乎可以让”自家的孩子”知耻而后勇,但其效果却经常会让”自家的孩子”知劣而退缩,甚至成了孩子们心中挥之不去的梦魇,幼小的心灵备受煎熬与无奈,最终把孩子逼成了一个残忍的”杀手”。

14岁少年被围殴致死:暴力的孩子,往往是父母一手栽培出来的

包揽型父母——这种父母不愿意看见孩子经历挫折,他们不给孩子机会尝试自己解决问题,总想做孩子的大英雄。孩子对他们的要求会越来越多,永不满足。他们给得越多,越难以从孩子那里获得感激。

心理专家武志红曾说:”爱只会导致好的结果,而不会导致伤害,导致伤害的一定不是爱。”

偏偏很多父母教不懂这个道理。

网络上曾经有一个新闻:一名10岁的小男孩,由于自己的母亲不给自己买手机,在马路上对着自己母亲连踹了几脚,之后妈妈仍是不愿给他买手机,就将妈妈打倒在地上。

后来,周围一位大姐看不过去,去把男孩给摆开了,虽然男孩被拉走了,可是仍然不忘给母亲再补一脚。

男孩被大姐摆开之后非常不爽,用手指着大姐大骂起来。大姐顿时也生气了,跟小男孩争持起来。

这时母亲现已站了起来,看着男孩跟大姐在吵架,她依然没有作声阻挠。男孩摆出要跟大姐大干一场的情势。

大姐不跟他计较之后,他随后又持续用手去锁住母亲的脖子,这位母亲依然还没有任何的抵挡动作,任由孩子对着她打骂,乃至还说”你就打死我吧!”

教育专家马卡连柯说:

一切都给孩子,牺牲一切,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,这是父母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。

父母要永远记住:一个孩子在十几个月在的时候,你不让他经受挫折,为他包办一切,等他到了十几岁、甚至是二十几岁、三十几岁的时候,他再遇到挫折,你却没有能力再帮他,而你也没有教会他自己应对的能力,这时,强烈的挫败感就会转化成暴力。

14岁少年被围殴致死:暴力的孩子,往往是父母一手栽培出来的

做好四点,养出人格独立又懂得尊重的孩子

1、父母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,给孩子树立好榜样

全国十佳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老师李远认为,孩子暴力倾向和暴力行为产生的最常见原因便是,复制、模仿家长处理问题的方式,孩子从家长身上习得”暴力”。

能用语言表达出来的情绪是有限的,孩子需要从父母那里学会如何用言语表达他们自己的情绪。

在相互生气的环节,不要有所反应,快速按下暂停键。保持你的领导力,不要采用侮辱的方式回击。如果此时你也采用”暴力”的方式回击,你就给自己的家庭创造了一种”暴力”的文化。

因此,作为家长,首先要学会不用暴力解决问题,要营造轻松和谐、充满爱意温情的家庭氛围,要引导孩子选择科学的方式宣泄自己情绪。

2、为孩子设立界限,做一个有原则的父母

给孩子确立一种界限感,什么事情可以做,什么事情不可以碰,从小让孩子有规则感、意识感就是给孩子受益一生的礼物。

曾经有个测试:一个校园里有非常宽阔的草坪,草坪的外围是学校的院墙。但是,成人发现孩子不会到很远的墙壁旁边去玩,而是集中在离教学楼更近的地方。当成人将墙挪近一些的时候,孩子们才开始放心地到草坪上去玩。

这个测试说明规则对儿童至关重要,他们需要生活中存在明确的疆界,知道自己可以自由活动的范围,而不是没有限制。疆界让孩子感觉安全,否则,他的世界就会变得茫然、混乱、难以控制。

有了规则后家长要严格执行,如果父母给孩子的规则不够稳固,当孩子遇到规则,他可能会反抗父母,如果父母的态度温和而坚定,孩子就获得了安全感,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受到规范和保护的,知道规则是恒定的,而不是变幻无常的。

3、多正面反馈,少负面强调

家长在平时要多与孩子近距离接触,细心观察,及时发现孩子的异常行为,从而加以矫正。

孩子的语言发展不错时,可以引导他把心里想要做的事、想要的东西等说出来,家长可以帮他解决,不必使用挠人、骂人的方法。如果孩子已经施行暴力,家长可以把挠伤、挠疼的地方给孩子看,激发他的同情心,从而改正自己的毛病。

儿童的心理发育存在不稳定性和可塑性,尤其是4—7岁的孩子,其可塑性最强。专家提醒,面对孩子偶尔出现的暴力行为,家长应第一时间给予正面反馈,使其了解到暴力不是解决问题的方式,是不好的行为。

4、和家人统一战线,共同纠正孩子的暴力行为

如果你和家人发现了孩子有”家庭暴力”的倾向,你应该和家人联合起来,共同纠正孩子这个问题。

孩子出现任何问题,不要埋怨、恐慌、逃避,先查找原因,针对原因想解决问题的办法,才是最急切的。暴力倾向的出现,原因多而杂,做父母的,先把自身问题出理好,再来帮助孩子。

14岁少年被围殴致死:暴力的孩子,往往是父母一手栽培出来的

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内心向阳!

愿所有的青春都能温暖相待!

为您推荐